臺北海洋教育故事
壹、計畫摘要
一、年度計畫
(一)充實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二)彙編國小海洋教育融入領域補充教材
(三)辦理河海遊學課程
(四)辦理臺北市104年公開授課觀摩會
(五)辦理臺北市世界海洋日
(六)辦理海洋教育教師研習營
(七)辦理臺北市科學日
(八)辦理海洋之心造舟航向大海
(九)辦理臺北市關渡國小暑期獨木舟體驗營
(十)辦理臺北市關渡國小藝文創作海洋帆船音樂盒夏令營
(十一)辦理鯨彩一夏海洋夏令營
(十二)協辦臺北市教務主任會議
二、海洋教育資源網絡
臺北市海洋教育之推動由教育局領航,以關渡國小為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日新國小、萬大國小、興雅國小、忠孝國小為策略聯盟學校,並與關渡宮,關渡自然公園形成一個在地環境教育場域,訴說著水岸濕地、人文、信仰等多元海洋議題,共同成為推動海洋教育教學與課程、遊學與體驗的群組。
貳、執行問題或反思回饋
- 臺北市地理位置不臨海,教師實施海洋教育課程時易受限制,本市持續透過「體驗」與「思考」為策略,以達「親海」、「知海」,並實現「愛海」之願景。今年除透過聯盟學校合作,規劃一系列遊學課程,致力推動認識、體驗淡水河流域沿岸、河口生態之課程,更結合教師教學的公開授課、海洋教育補充教材彙編,將海洋教育更落實、融入各領域教學課程中。
- 本市積極籌措經費,充實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各項軟硬體設備,去年生態放映室、互動體驗區、實體展示區、海洋故事牆、海洋藝文廊資料典藏區、乘舟體驗區落成,已開放給本市各級學校運用,以達海洋教育之推廣。
- 本市積極推動相關海洋教育知能精進之工作,辦理眾多教師研習營,製作許多教材與DM,以協助「教師教學」與「課程需求」為目標,辦理研習進修與專業成長,以落實海洋教育課程之推動、海洋教育課綱之認識。
104年計畫執行成果一覽表
分類
|
項目
|
活動
時間
|
場次
|
人數
|
摘要
|
總計
|
2763人
|
此人數為本市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直接服務人數,不含本市各校推動海洋教育人數。
|
參
訪
|
河海遊學課程
|
104年
(全年)
|
38場
|
970人
|
配合學校條件與社區特性,串連關渡地區週邊教學資源,規畫套裝式海洋教育遊學課程,體驗河海課程活動。透過實地探訪、觀察、體驗活動,認識在地海洋文化,進而激發學童親海的興趣、提升孩童對河海生態及文化的知能。
|
海洋教育教師研習
|
104年
(全年)
|
22場
|
420人
|
提升教師課程發展與專業領導相關知能,並在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研習海洋相關議題,讓許多教育團體如:甘肅兵團參訪幼兒園,連江縣政府教育參訪團,國際獨木舟大師NIGEL FOSTER參訪,讓師生體驗到不同國際對於海洋之認知,達到國際交流。
|
臺北市公開授課觀摩會〈全市各校一位代表參與〉
|
6/4
(全日)
|
1場
|
150人
|
宣導國小海洋教育課程綱要及議題融入教學。進行海洋教育融入領域課程分享與教學演示。〈上午觀課議課,下午海洋教育遊學體驗課程〉
|
臺北市教務主任會議〈全市教務主任均參與〉
|
9/30
(全日)
|
1場
|
160人
|
提升教務主任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領導相關知能,參觀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為教務主任注入教育新思維,促進教務主任彼此對於海洋相關議題交流。〈上午會議,下午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業務報告與導覽、體驗〉
|
舉
辦
|
臺北市世界海洋日
|
6/8-6/12
(三日)
|
1場
|
150人
|
期望透過世界海洋日活動之舉辦,將海洋議題融入學校學習場域,並利用特色活動間接鼓勵學生接近海洋、珍惜海洋,將環境保護的想法付諸行動,將學生愛海洋的行為具象化,利用一系列活動,擴大海洋教育之推動效益。
|
參
與
|
臺北市科學日
|
5/30
(全日)
|
1場
|
600-1000人
|
藉由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科學日活動,利用我們培訓的海洋小特務來跟民眾推廣吃也能幫助海洋,因此舉辦了五星級海鮮鍋的活動,讓參觀之家長與孩子們了解日常生活裡,食魚的重要性。 |
師
生
營
隊
|
海洋之心造舟航向大海〈師生組隊造舟〉 |
7/6-7/12
|
1場
|
40人
|
完成10艘雙人kayak舟。師生透過造舟工藝操作歷程,培育海洋環境教育行動熱忱,發展更具有專業海洋教育課程。學生藉由造舟課程,認識海洋及生態,讓海洋教育深深植入心底。 |
暑期獨木舟體驗營 |
7/15-7/17
7/20-7/22
|
2場
|
66人
|
提升學生水上運動能力,教授獨木舟基本操舟技巧。並培養學生觀察海象之能力,並學習水中應變技能、自救方式。 |
藝文創作海洋帆船音樂盒夏令營 |
8/10-8/14
|
1場
|
35人
|
透過木工裁切及組合加上設計思考(Disgn Thinking)的概念引導,啟發學生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並以實際在地遊學課程及活動發展,增進學生設計與創作的能力,進而與生活環境結合,落實美感於日常生活中。參與學生完成可動帆船音樂盒。 |
鯨彩一夏海洋夏令營 |
8/17-8/18
8/19-8/20
|
2場
|
66人
|
對鯨豚的生理、生活、型態來個大揭密,讓學員更加認識這迷人的海中精靈,並藉由鯨豚來闡述目前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最後透過實際出海體驗,去感受鯨豚在大海中優游的生命力,期望培養學員對於生命及自然環境的尊重,在活動中激發關懷海洋的情操。 |
電台專訪
|
News98 9點強強滾(現場播出) |
5/21
|
1場
|
全臺
|
藉由熱門電台專訪,讓全臺不同族群的人皆能收聽到臺北市海洋教育的推展理念、活動、成效,宣傳效益無遠弗屆,啟動人們對海洋的熱情與愛護。 |
寶島客家電臺 (10/26,11/2播出) |
10/15
|
2場
|
得獎 |
 |
 |
 |
臺北市公開授課觀摩會 |
 |
 |
臺北市世界海洋日 |
 |
 |
臺北市科學日 |
 |
 |
海洋之心-造舟航向大海 |
 |
 |
暑期獨木舟體驗營 |
 |
 |
藝文創作~海洋帆船音樂盒夏令營 |
 |
 |
鯨彩一夏海洋夏令營 |
 |
 |
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會議 |
 |
 |
臺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會 |
 |
 |
河海遊學課程 |
104年度推動海洋教育遭遇之問題與未來展望
縣市別 |
主題
|
具體遭遇問題
|
建議解決方式
|
未來展望
|
臺北市
|
海洋
休閒
|
就海洋休閒及綜合領域教學策略屬性而言,「體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程,然目前全市海洋休閒資源的統整及利用訊息尚未能深化到學校教師的備課資源庫中。
|
整合海洋休閒之相關資源並結合領域召集人研習活動,提供相關訊息並結合領域共同備課社群落實資源庫之運用。
|
- 引進不同的裝備如HUKA,發展不一樣的海洋遊學活動課程。
- 廣邀各領域之相關教授或教師前來授課指導,統整教材並研發各式教學之可能性。
- 持續與本市相關領域輔導團合作、與學校自然科任老師或社群共同研發海洋相關課程,並以實作體驗為主。
- 與海洋大學、海洋技術學院、海科館、各縣市海洋中心或重點學校等策略結盟,達到資源共享,一起推展海洋教育。
|
海洋
社會
|
本主題包含經濟與法政,學科知能需增強。
|
◎於本市關鍵能力模組化課程中協助教師增能。
◎藉由補充教材之研發,提供教學者更便利而有效的教學。
|
海洋
文化
|
人文社會本科系教師可將海洋文化教學融入於社會領域教學中,但非專任或非專長教師則較困難。
|
◎於本市關鍵能力模組化課程中協助教師增能。
◎藉由補充教材之研發,提供教學者更便利而有效的教學。
|
海洋
科學
|
◎海洋教育以議題融入課程,自然領域課程內容又多之下,教學融入挑戰度高。
◎相關教材不易轉化成教師教學需求。
|
◎辦理海洋日相關研習活動,提升教師海洋教育教學知能。
◎編製海洋教育補充教材,提供學校教師彈性運用。
|
海洋
資源
|
本主題指標,多有與其他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重疊之處,需要進一步分析專屬本綜合活動領域之指標內涵。
|
◎辦理海洋日相關研習活動,提升教師海洋教育教學知能。
◎編製海洋教育補充教材,提供學校教師彈性運用。
|
縣市承辦人行政推動
|
本市不鄰海,各校教師推動海洋教育動力相對不足,即需專業海洋教育人員,但相關海洋教育專業之專案教師甄聘非常不易,且行政業務量大。
|
◎辦理相關海域體驗課程,以激發學生熱情。
◎增加海洋增置教師相關福利(例:聘約期限、年資提敘或以專案聘之)以提高應聘意願。
|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